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
关山月。南北朝。萧绎。 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同昼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寻兄弟。唐代。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诗彩明。手携片宝月,言是高僧名。溪转万曲心,水流千里声。飞鸣向谁去,江鸿弟与兄。
题刘教谕两山书堂。明代。杨荣。 左峰俨飞盖,右峰如聚毂。两峰并高寒,对峙气清淑。羡尔志冲澹,于焉构书屋。中藏万卷馀,琅琅时诵读。素灯深夜雨,潇潇响梧竹。岂无青藜翁,殷勤访天禄。白云东西飞,苍翠宛在目。于兹移教铎,远度松溪曲。静对湛卢清,难忘故山麓。写此寓高情,尚慕紫阳躅。
述谢陈亮之邦伯时自广平被召 其一。明代。顾璘。 铜章叨拜庶官中,先达从君见古风。乡谊每劳开阁待,民情长许置邮通。才疏谬得淮阳召,身在应怀鲍叔功。已幸枳栖能脱迹,唯於离索叹西东。
即事呈德麟。宋代。晁说之。 学得浮云往复还,里中不出孰追攀。九秋自与物情乐,一日须教我辈闲。敢料都城有诗句,故应魂梦在山间。今朝车上瓶无分,更可怜哉我阻艰。
东滨为陆鸿胪文东赋。明代。顾清。 东江南去接东湖,湖上人家画里居。绿树映门皆合抱,清波动影欲侵裾。诗书并沐明时宠,山水遥连故国馀。何日扁舟遂归志,西风相引钓鲈鱼。
程帅以诗见慰用韵谢之。宋代。陈造。 平时联辉星,转首食既月。谁能玄览空,影事睨盈缺。老了一掬泪,未憗谢天合。生世岐高下,末路各一穴。庄生悟浮休,荀粲枉悲咽。公言敬书绅,闻道有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