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龙飞举恩榜,臣门得士张与黄。黄生忠孝恸早世,君夙教冑宫东廊。
渊源伊洛师道立,馀事精鉴评倪王。方严平进不偶俗,晚更异说憎蜩螗。
挂冠不忍见桑海,朝露旋溘尘随扬。嗟予北来后半载,却展此卷心神伤。
当时蹙国抱孤愤,犹恋禁阔频回肠。沧流驰波去不驻,兰芷变尽谁实芳?
卷中同直率鬼录,醉死吾及临曹唐。全归末造总厚福,胜对离黍呼天苍。
郎君笃旧岁具食,影堂发箧罗缣缃。宣南残梦一痕在,葛帔尽散陶楼藏。
明寻西园究画理,龙种老矣终殊常。
劭予戊申乞假归省厚斋将军图咏送别两斋同人咸有赠章公子效彬属题。清代。陈宝琛。 先帝龙飞举恩榜,臣门得士张与黄。黄生忠孝恸早世,君夙教冑宫东廊。渊源伊洛师道立,馀事精鉴评倪王。方严平进不偶俗,晚更异说憎蜩螗。挂冠不忍见桑海,朝露旋溘尘随扬。嗟予北来后半载,却展此卷心神伤。当时蹙国抱孤愤,犹恋禁阔频回肠。沧流驰波去不驻,兰芷变尽谁实芳?卷中同直率鬼录,醉死吾及临曹唐。全归末造总厚福,胜对离黍呼天苍。郎君笃旧岁具食,影堂发箧罗缣缃。宣南残梦一痕在,葛帔尽散陶楼藏。明寻西园究画理,龙种老矣终殊常。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依韵和江邻几癸巳六月十日同刁吴韩杨饮范景。宋代。梅尧臣。 江翁多感慨,饮散来直庐。题踪有旧友,连蹇常与渠。昨归天禄下,念昔悲有余。未久复外补,安能恋清虚。得请向苕霅,幽怀寄禽鱼。高城浸湖光,面面当红蕖。晚乘画舫游,四坐罗轻裾。数杯已酩酊,万事应破除。不爱趋时近,不恤与世疏。百岁且过半,冉冉将焉如。谁慕八十叟,犹在磻溪渔。嗟哉再宿夕,乃自仲秋初。清谈固隔绝,可见壁上书。
烛影摇红·为木公丈题肥遁庐图。近现代。袁荣法。 四合烽烟,更无閒地悲离黍。旧家池馆闭东风,呜咽淮流语。海上红桑万亩。驾楼台、珠尘绣雾。吟壶一粟。戢影繁华,崚扃门户。眼底淞波,十年歌哭潮来去。摩挲彝鼎勘奇书。健笔班扬侣。指点庭花槛树。问他时、凭谁认取。桃源何世,付与丹青,暗传幽素。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唐代。徐铉。 满卷文章为世重,出尘心迹少人同。腾腾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觉梦中。
水调歌头 记梦。明代。汪洋。 海气迫虚渚,蚌吐冷光丸。暗潮携我何处,云势欲成山。长惧阴崖阻隔,俯首冰弦弹折,往事不堪怜。一掬苍茫意,休郁两襟边。天水合,星河没,起高寒。却笑遗世无计,揽镜看经年。又悔身临巨壑,忽有惊飙吹落,月倚碧天圆。西牖鸣征铎,聊慰在人间。
扬子道中寄陈君佐 其一。宋代。孔平仲。 别我如不忍,念君方索居。萧然对松竹,独自理图书。击钵诗无敌,连环辩有馀。骅骝志万里,那久困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