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匡庐名,今睹雄秀姿。我舟薄其趾,阴雨深蔽之。
平生洁清念,谅受庐君知。宁辞三日淹,未恨一见迟。
邂逅得佳士,欣然即追随。时云散诸峰,攒青逗参差。
五色太古色,相对心融怡。披衿寻鹿迹,抉洞徵贤祠。
风雩杳馀韵,书台抗层基。前瞻辨五乳,仰顾指狻猊。
却招白鹤仙,下瞰神龙陂。飞桥度三峡,舣棹凌深危。
喷涛电雪眩,转石雷霆驰。薄暮不可留,淅淅山风悲。
明发开先游,寒溪涉清漪。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虬枝。
飞虹泻青嶂,漱玉下深池。竹亭夐幽阒,四壁多残碑。
出林送落日,踏月仍遨嬉。移舟星子湾,回首烟雾时。
归来记所历,一一天下奇。兹山信绵邃,览胜犹多遗。
简书属有程,逼仄嗟绊羁。悠悠此时路,依依后来期。
巢栖云松间,瓢饮涧水湄。昔贤有高躅,安用微官为。
庐山纪游赠黄伯庸。元代。吴师道。 昔闻匡庐名,今睹雄秀姿。我舟薄其趾,阴雨深蔽之。平生洁清念,谅受庐君知。宁辞三日淹,未恨一见迟。邂逅得佳士,欣然即追随。时云散诸峰,攒青逗参差。五色太古色,相对心融怡。披衿寻鹿迹,抉洞徵贤祠。风雩杳馀韵,书台抗层基。前瞻辨五乳,仰顾指狻猊。却招白鹤仙,下瞰神龙陂。飞桥度三峡,舣棹凌深危。喷涛电雪眩,转石雷霆驰。薄暮不可留,淅淅山风悲。明发开先游,寒溪涉清漪。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虬枝。飞虹泻青嶂,漱玉下深池。竹亭夐幽阒,四壁多残碑。出林送落日,踏月仍遨嬉。移舟星子湾,回首烟雾时。归来记所历,一一天下奇。兹山信绵邃,览胜犹多遗。简书属有程,逼仄嗟绊羁。悠悠此时路,依依后来期。巢栖云松间,瓢饮涧水湄。昔贤有高躅,安用微官为。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吴师道。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从何使君父子游墨池分韵得名字。宋代。李焘。 蜀学擅天下,马王先得名。簧如巧言语,於道盖小成。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斯文大一统,欻使圣域清。富贵尽在我,绂冕非所荣。旁皇天禄阁,聊亦观我在。怀哉不能归,旧宅荒榛荆。寂寞竟谁顾,正路今莫行。使君蓬莱仙,弭节归赤城。门无俗宾客,家有贤父兄。慨念此耆老,不登汉公卿。临池一樽酒,尚友千载英。并呼严与李,月旦共细评。区区可无憾,彼重适我轻。曷来成都市,尘土污冠缨。古人不可见,见此眼自明。请为怀古诗,玉振而金声。
送赵国宜直筠州户掾。宋代。陈文蔚。 苦无多路旅程宽,正是江南绿打团。欲湿征衫梅雨细,不成客梦麦秋寒。官闲诗可频搜句,亲近书宜月问安。自笑无才愧之子,明时君禄讵能干。
题可山梅花岩。宋代。张炜。 高人深欲买山居,常办栽梅养鹤图。喜有名园邻水月,不妨清梦忆江湖。羲之坦腹应相爱,和靖掀髯足自娱。旦夕杖藜须践约,锦囊先束付奚奴。
泊舟大湘。明代。曹学佺。 停棹投渔火,人烟自一区。远行衔月浅,隔水度营孤。夕露无声坠,寒猿有泪呼。临流归梦促,安得涉江湖。
游圆超院登挟溪亭次卢公。宋代。王十朋。 路入剡山腰,风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双溪眼中碧。山僧作亭知几春,赏音端怕逢诗人。自从妙语发丘壑,遂使绝境多蹄轮。我来首访维摩诘,问讯双溪自何出。发源应与婺溪同,赋物惭无沈郎笔。凭栏欲洗名利尘,入眼翻惊客恨新。山城重重水如带,可能挽住思乡人。
奉和胡学士光大侍从游万岁山诗韵十首 其九。。王洪。 殿阁青霄迥,山川紫气高。门开天上日,地压海中鳌。响彻苍龙管,□传碧瓮醪。共欢千载遇,登赏总忘劳。